做足“一粒米”文章 ——贵阳院定点帮扶贵州省施秉县金坑村纪实
泉源: 中国AG试玩报时间: 2024-05-30作者: 贺翔宇
5月20日,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帮扶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金坑村,随着一声“请村组干部上台领取分红”,金坑村绩效分红奖励发放仪式正式最先,接过奖金的村民小组长卢正文难掩心田的喜悦。这是继2023年成为施秉县首个实现村整体经济收益分红的行政村以来,金坑村一连第二年实验绩效分红。
从2017年定点帮扶金坑村以来,贵阳院先后派出3位驻村第一书记蹲点帮扶,累计直接投入200余万元。从墟落治理、党建事情、工业培育到社会关爱,金坑村从牛大场镇最贫困的墟落一跃成为全县村整体经济生长的“领头羊”,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完善蝶变,而面目一新的金坑村随处都是贵阳院帮扶的影子。在贵阳院接续帮扶下,金坑村实现了依赖自身工业自力分红,极大地增强了村整体经济的自我“造血”功效。
牢靠,源于“持之以恒”
2017年至2018年,贵阳院投入资金近44万元,用于金坑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扶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赈灾救援等,并资助引进种种资金超300万元,资助贫困户实现劳务就业5人,实现劳务收入超24万元,乐成让金坑村脱贫出列。
2019年至2020年,贵阳院投入125万元资金及价值20余万元的帮扶物资,资助金坑村引进种种资金986万元,开展职业手艺培训120人次,资助贫困户实现劳务就业48人,实现劳务收入50万余元,助力全县脱贫摘帽。
2021年实验墟落振兴战略以来,除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外,贵阳院还帮扶金坑村建成工业路9条48公里,该村通组路实现全笼罩;直接采购金坑村农产品60余万元,村整体经济收益20万余元;投入专项工业生长资金23万元,修建烤烟棚10个,充分调动了全村农户莳植烤烟的起劲性。
一直攀升的数字背后,是贵阳院用现实验动以及专业特色,强化统筹协调、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推动牢靠拓展脱贫攻坚效果同墟落振兴有用衔接的真实效果。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始终严酷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一连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墟落治理能力,生长壮大村级整体经济,拓展外地特色工业,解决脱贫户牢靠就业岗位和稳固增收等问题,全力包管脱贫攻坚效果同墟落振兴战略的有用衔接。”贵阳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赤如是说。
拓展,基于“多管齐下”
墟落振兴,工业先行。贵阳院充分验展科技要素、人才要素等方面优势,一连推进“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
基于金坑村以莳植大米、烤烟等农作物为主,莳植业是村经济基本盘的现实,贵阳院多年来一直围绕“一粒米”做文章,向村民免费发放谷种和肥料,与村民签署保底收购条约,并指导村民科学莳植。2023年,金坑村与各单位签署了10万斤大米采购协议,销往天下各地,探索出“莳植—产出—销售”一体化工业链。
“靠种地委屈维持生涯,自从最先种烤烟后,我还当上了‘老板’。”烤烟莳植大户卢正文以贵阳院援建烤烟棚为契机,从2022年最先莳植烤烟,现在莳植面积已超80亩,2023年发动周边群众务工900余人次,仅烤烟一项就增收两万余元。
为拓宽金坑村增收致富渠道,贵阳院驻金坑村第一书记涂湘巍向导村干部及驻村事情队坚持“党建引领、龙头树模、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原则,以打造“一主一特”工业链为重点,推进全村工业融合生长,以绿色生态大米莳植基地为基本盘,因地制宜探索建设高附加值中药材生态大棚育苗试验基地,培育墟落工业新业态、生长特色工业,有用增进了农业农村经济一连康健生长。
为提升村民莳植起劲性,贵阳院探索出“以购代扶”新模式,在金坑村定点采购猪肉、鸡鸭、鸡蛋、天麻、太子参、大米等农副产品,供应单位职工食堂,同时在企业内部设立直销点举行专场专卖。2023年,金坑村莳植无公害绿色生态大米及稻田鱼养殖200余亩,直接爆发经济价值超100万元,村整体纯收入超20万元。
振兴,要有“惠民温度”
“来来来,搭把手,把水管从车上搬下来……”金坑村村委干部及村民同心协力把卡车上的一卷卷崭新的水管搬下来,这是今年4月爆发在金坑村白岩冲及老屯组的场景。由于该地饮用水管道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金坑村村委及贵阳院驻村事情队起劲协调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资金,采购一批高质量的饮用水水管,并免费发放给白岩冲及老屯组举行施工,全力包管外地群众实现清静饮水。
“帮扶温度”不止于此,2017年至今,贵阳院每年都对村里的学子举行“金秋助学”,为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奖励。
在帮扶历程中,贵阳院深入开展村民走访运动,认真详尽搞好视察摸底、信息网络,谛听群众声音,相识村民所需所盼,并以夜间“院坝会”的形式,资助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耐心详尽做好政策诠释宣传和头脑疏导,确保问题不过夜、不上交;组织党员、干部带动扫除卫生,制订卫生治理制度,改善农村人居情形,建设漂亮宜居墟落。
“没有贵阳院帮扶,我不可能过上今天幸福的生涯。”提起金坑村的转变,卢正文说,“李书记、涂书记他们来我们村帮我们修路、插秧、卖大米,还为考上大学的娃娃发奖学金……”
现在的金坑村,衡宇楼舍鳞次栉比,阡陌田园镶嵌有序,乡下小径清洁整齐,农家院舍清雅新奇,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用、生涯富足的墟落图景徐徐睁开。
- 附件: